![]() |
![]() |
案例:
村民祁某同其丈夫施某15年未曾生育,两人便在1996年收养了刚刚出生几天的小施成为养子。当时,两人并不了解国家关于收养的登记制度,故未办理收养登记,只为孩子登记了户口并办理了独生子女证。2007年,施某和祁某因感情不和而离婚,养子小施便随养父生活。去年,祁某亡故,小施及养父因同祁某父母协商遗产继承事宜不和而将祁某父母告上法庭,请求确认小施作为祁某养子的法定继承权。庭审中,作为被告的祁某父母认为,女儿和女婿先前并未为养子小施办理领养手续,根据收养法相关规定,收养关系并不成立,小施不应当享有子女的法定继承权,请求法院驳回诉请。
审理:
被继承人祁某与施某虽在收养原告时未办理收养登记,但双方在收养时已具备了法定的收养条件,并且在公安部门办理了户口登记,之后,又补办了独生子女证,并以养父母养子的身份共同生活了10多年,故应认定双方的收养关系已经事实上成立。祁某与丈夫的离婚诉讼中,对养子的抚养权问题也作出了处理,以民事调解书的形式予以司法确认。因此,养子小施与被继承人祁某的收养关系成立有效,依法享有对祁某遗产的继承权。
·什么是遗产管理人? ·遗产按什么顺序继承?
我国《继承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存有遗产的人,应当妥善保管遗产, 任何人不得侵吞或争抢。”这表明,凡存有遗产的人,都是遗产保管人,都负有妥善保管遗产的责任。 被继承人死后,虽然有继承人,但继承人不明或均不在遗产所在地或全部继承人放弃或丧失继承权,这时的遗产就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实际情况表明,由死者生前所在单位或者遗产所在地的基层组织负责保管比较妥当。
遗产管理人的职责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